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北大精神的破产

[复制链接]

3

主题

69

帖子

382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陆步轩从一个“山村穷小子”,变成“北大才子”,接着“落魄卖肉”,成了新闻 人物,媒体闹得沸沸扬扬。 然而,这台戏之所以能唱得这么热闹,全在于社会各界对“大学是什么、大学的精 神和使命是什么”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有一种误会。北大改革的决策者们,也并没有 从陆步轩的经历中看到北大教育的阙失。 笔者是陆步轩同一个系的学兄,对他的落魄感颇能体会。上北大对于一个高中毕业 生而言可谓人生的顶峰。笔者79年被北大录取后那段时间,走在家周围的街上,都 能听到行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就是这孩子,要去北大了。”上学后周末回家,和 父母上街时母亲每每督促:“把校徽带上”。在海淀书店,售货员盯着一位哲学系 16岁的小同学百看不厌:“啊呀,这么小就学哲学呀!了不起,了不起!”笔者甚 至亲耳听一位学生对书店的店员说:“我们都是国家的栋梁!”北大人这种舍我其 谁到豪迈劲儿,也在当今北大的改革者们身上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所以有了北大 “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的名训。周其仁教授甚至痛心疾首地说:北大对不起 学生。因为北大的学生找工作,竟要准备那么多申请材料。北大这么优秀的学生, 找工作应该是别人来求,根本不用准备个人简历才对,等等。从这样的校园走出来 的人,卖起肉来不失魂落魄才怪。 后来有幸进了耶鲁,眼界渐开。选日本史的课时碰到一个四年级的女生,又聪明又 漂亮,一口流利的日文,几能乱真。本期望她能够成为一个“文化大使”,日本研 究的教授,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经理,但她的理想,不过是当个中学教师。后来碰到 另外一个女生,在申请去日本的奖学金的竞争中把笔者击败。问她毕业后想作什么, 她说想作厨师。笔者一时摸不着头脑,问是不是要学作日餐、所以才学日文?她急 忙说她就是要当一般的美国厨师,对日本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无任何关系。 去年更 是奇。家附近的街角开张了一家小小的熟食外卖店,生意清淡,只有一位亚裔女士 在那里忙。本来觉得这个惨兮兮的店不久会倒闭。但偶而吃过那里的东西,顿觉口 味不俗。小店不久渐有生色。后来才知道,那位女店主竟是耶鲁法学院出身。耶鲁 法学院按媒体炒作出来的形象,应该是个培养总统的地方,毕业生起薪动辄十几万 美元。人称进了耶鲁法学院,一辈子不用为前途操心,而哈佛法学院的学生,只有 三分之一能够说这样的话。但是,这里没有人就这件事情大惊小怪。小店依然那么 平平静静。 人家的逻辑很简单:教育是培养有美德的公民,而不是特权阶层。社会各阶层的人 在校园里聚集,毕业后又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样才能使社会各个阶层的思想在 校园里撞击,学生学到的才是“理解”而不是“偏见”。而目前北大的教育原则, 说白了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古代兴科举,要作到“野无遗贤”, 无非是把社会的人才都吸收到政府和国家机构中。于是从太学到县学,官方的学府 全在县治以上的城市。教育就是培养脱离基层社会的统治人才。如今北大的教育离 此也并不太远。教育只为国家负责而不为社会服务。北大的学生毕业后一定要被委 以重任,而不是回到草根社会。于是北大的学生绝对不应该沾腥动粗。否则就是人 才浪费。于是象陆步轩卖肉的事情一出来,政府、大学、媒体都觉得自己有责任。 陆步轩本人也觉得惨得不行,甚至没脸见人。 如果陆步轩接受的不是北大的教育,而是真正“世界一流大学”或者哪怕是二、三 流大学的教育,他对自己的处境、对生活的看法、对事业的态度,几乎肯定有所不 同。他开肉店,起步不久一个月就挣五、六千块。北大毕业生能挣多少?这笔收入 放在生活水准低的长安县,更不是一笔小数。换了耶鲁的毕业生,在同样的 境遇之 下肯定会对生意如此顺利起步而欢欣鼓舞,对前途充满自信。要知道,美国当今势 可敌国的零售业王朝,大多是这么起家的。当年惨淡经营的历史,成为创业者们最 可吹嘘的事迹,要写进家史,让子子孙孙都记住。陆步轩每天满手油腥、住着十平 米兼客厅的小屋,几年小店成了全镇第一,听起来象电影里的传奇。本来他应该成 为一个英雄。北大应该花钱请他回学校对后辈们讲述些人生体验和教诲。然而,在 我们的价值观念中,他竟成了全国最著名的可怜虫。 如今,“眼镜肉店”已经成了全国最知名的肉店。人们还操心让陆步轩换个好工作、 吃人家的嗟来之食, 而不是如何看护、发展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事业。其实经营得 好,“眼镜肉店”完全可以成为全国最大的肉业集团。他如今的经历,岂不是“天 降大任于斯人”吗?他作生意老实,而且“知书达理”,即使创造不了一个全国规 模的连锁店,至少在本地可以成为“地方贤达”,代表当地个体户的利益,“为民 请命”,参预协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承担这样的责任,受北大的教育有什么委屈 和浪费的? 可惜,这不是北大的精神。北大绝不会教他这些。美国一个三流大学,也会告诉自 己的学生:上大学仅仅是人生的开始,并不是人生的顶峰和终结。你要为生活中各 种出其不意的挑战作好准备。要以最大的自信和勇气、最艰苦的努力,来迎接生活 的磨难。而“北大的毕业生找工作不用写简历”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觉得上了北 大就好比范进中举,你只管坐在那里,人家什么都会送上门来。 陆步轩凄凄惨惨的故事,恰恰说明了这种坐享其成式的精英教育对学子们的精神毒 害。一位英国人当年访问还是非常“蛮荒”的美国时观察到,美国的普通小民百姓 身上,有一种欧洲人没有的“自由的尊严”。一对美国农民夫妇,一年到头累断了 腰地劳作,以维持基本的生存。但是他们没有一点自我怜悯,反而身上洋溢着一种 骄傲:“我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我干我地里的活儿不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之下。 谁也别来对我指手划脚,告诉我该干什么!”读读“富兰克林自传”,他当学徒时 境遇不比当今的陆步轩好,但人家活得多么骄傲!北大的教育应该传授给学生的, 是这种生命的尊严,这种对命运高贵的承受,而不是一种等待别人尊重的傲慢,或 者得不到这种尊重时生不逢时式的自暴自弃。作为一个“老北大”,笔者对当今学 弟学妹们的劝告是:摆脱北大的太学心态,学会在社会中堂堂正正地作一个人,选 择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充当什么“栋梁”。要知道,“栋梁”不被人家 采用就会变得一钱不值。而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却有些东西永远无法被剥夺。
永恒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鹤山人论坛

GMT+8, 2024-4-24 21:15 , Processed in 0.0757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