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
為什麼要叫幾米?
A1 -
幾米不是本名,為什麼要叫幾米呢?其實是因為以前在廣告公司時都要有一個英文名字,我的英文名字是Jimmy,幾米就是從Jimmy翻譯過來的,但是因為我很喜歡幾何的"幾"這個字,所以沒有用"吉米",而是叫"幾米"。剛開始很多人以為我是外國人,也有很多人大概是因為畫風和筆觸的關係,以為我是女生。其實我是一個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中年男子啦!
::Top
Q2 -
幾米為什麼會畫插畫並且開始繪本創作?
A2 -
其實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但是我是一直到高三才知道大學裡有美術系,才決定要考美術系的。大學美術系要考術科,可是我都沒有學過,後來匆匆忙忙學了三個月的素描就去考了。我考上了文化大學美術系,但是素描只有16分,所以我在唸文化時很自卑,於是選擇設計組,走比較實用的路線。在大學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要畫插畫,會演變到今天這樣的"局面",是畢業很久以後的事,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Top
Q3 -
幾米的創作靈感是從哪裡來的?
A3 -
生活中的我也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一樣要吃飯要工作要睡覺,要做飯要打掃要帶小孩,我的生活規律,沒有什麼非常特別的休閒嗜好。但是平凡生活中的觀察與體驗,就是創作的靈感來源。我的靈感並不是在一般人認為作者會去尋找靈感的浪漫地方發生,也沒有什麼特定的模式會出現。
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當我在畫《向左走.向右走》時,一直在思考如何安排男女主角彼此在生活中的巧妙關係才能符合整個故事的設計,有一天,我被我家隔壁的電鑽聲吵得無法畫畫,只好坐著發呆,然後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突然我開始覺得我從不知道我家隔壁住的人是誰,我不知道誰搬走了,誰又搬來了,可是我每天跟他或她只隔一道薄薄的牆而睡,如果我們在外面某處偶然相遇或發生不愉快的事,若我們從不曾提及彼此的住處,也沒有留下聯絡的方式,那麼也許我們不會再相逢,也永遠不知道其實我們就住在隔壁。就這樣,我讓《向左走.向右走》裡的男女主角住在同一棟舊公寓大樓裡,只是各自用各自的電梯,一個習慣向左走,一個習慣向右走,他們的故事就這樣開始發展下去了……
::Top
Q4 -
為什麼在幾米的畫裡常常會出現兔子?
A4 -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問我,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兔子很可愛呀!或是比較有神秘感吧!我的第一本作品《森林裡的秘密》畫的就是一個小女孩和一隻毛毛兔的故事,很多人都很喜歡,後來我就繼續讓牠出現在後面的書裡面。這只是一個作者的小遊戲,《向左走.向右走》有《微笑的魚》裡的那個男子,《月亮忘記了》也有《向左走.向右走》裡的男女主角,《地下鐵》裡全部的人物都出現了,甚至還包括了即將出現在我新書裡的角色。就是好玩而已。我總是想像在同一個時空裡有不同的故事同時發生著,所以大家會擦間而過,會走進同一家商店,也可能搭上同一列地下鐵。
::Top
Q5 -
幾米畫畫的工具是什麼?
A5 -
畫畫的工具,我通常使用沾水筆或油性簽字筆,勾線再畫水彩。畫黑白的圖,用的是簽字筆或沾水筆沾油性墨水畫線,再用派克墨水染色。紙則是用英國水彩紙。
::Top
Q6 -
幾米的創作量很豐富,大概多久可以做一本書?
A6 -
很多人覺得我一年出很多書,創作量驚人。其實平均一本繪本故事的發想或主題成熟,都是在我心底醞釀很久的,而且反覆不停地想,一年兩年或三年。在《地下鐵》之前的書或許做得比較快,但是當我在畫《地下鐵》的時候,我的生活已經不如從前的單純,有許多的外務干擾,所以《地下鐵》做了整整一年才做完,當然還有一些原因,例如這本書的場景有很多地方要貼磁磚、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等等。
::Top
Q7 -
生病的經驗對幾米的創作有沒有影響?
A7 -
生病的那一段日子,應該對我的創作產生很大的影響吧。回頭去看,我的作品開始呈現另一種味道,在歡樂畫面之外,有淡淡的哀傷、疏離的情感和些許的無奈,那時候,很多人都說我的作品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說我進步很多,可是當時我並不十分相信,不過現在我慢慢發現,也許我在畫每一本書的時候,都釋放了一些真實的情感,而產生了一種我自己特有的味道與風格吧!
::Top
Q8 -
除了成人繪本之外,幾米會想嘗試其他形式的書嗎?
A8 -
我會想要做兒童繪本,可是目前的我還無法做出只有32頁的作品(童書的頁數大多只有32~48頁左右),也不太知道如何畫故事給小孩看,雖然我有一個女兒。大概是我想表達的東西太多了吧?不過我的書還是有很多小孩看就是了,有一個幼稚園的老師說他唸《向左走.向右走》給小朋友聽,也有國語實小的小朋友曾經寫e-mail 跟我討論我作品裡的一些問題。這些都是很好玩的現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3 3:15:0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