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儿 发表于 2003-1-15 15:35:00

中国服饰百宝箱

1. 皇帝的龍袍
唐以後皇帝開始穿龍袍,龍袍在胸前飾有「坐龍」,其意義是「坐鎮江山」。龍的五爪伸開,寓意著皇權的威懾力。也有以「升降龍」為飾,取其變化捲舒,寓意帝王的必具之「德」。

2. 戲台上的「三寸金蓮」
封建時代,唱戲的多是男演員,戲中要男扮女裝,為了真實地表現「三寸金蓮」,演員便在腳上穿上「蹺」。

3. 中國第一家洋服店
1896年,在上海四川路 8 號的「和昌洋服店」開業,為上海第一家中國人開的洋服店。

4. 才子的巾帽
宋代文人喜愛戴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以示高雅,宋人稱為「高裝巾子」,並常以文人名字命名,如「東坡巾」、「程子巾」、「山谷巾」等。

5. 男子的冠髮
古代規定男子 20 歲為成年禮,即「冠禮」,髮式需改由童子的垂髫為總髮戴冠。

6. 皇帝的生日
清朝皇帝生日叫萬壽節,皇后生日為千秋節,皇太后生日為聖壽節。萬壽節和每年的元旦、冬至並稱三大節。文武百官須按制穿蟒袍補服,叫做花衣期。

7. 衣服上的富貴牡丹
牡丹約在隋朝時進入宮苑。唐高宗曾在後苑賞過雙頭牡丹,從此牡丹身價百倍,後來宮廷把牡丹列為群花之首,世人吟詠「天香國色」。在宋代絲織物中就有象徵富貴的牡丹,但宋元時期還不多見,到了明清兩代開始多起來。清代用牡丹組成的吉祥圖案尤為盛行。自最高統治者到平民百姓皆使用。現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大量以牡丹為主,配以其他花卉組成的各種吉祥圖案。

8. 慈禧太后的洗澡毛巾
慈禧太后洗澡要用 100 條毛巾,25 條一疊,共 4 疊,每一條毛巾都有黃絲線繡的金龍,一疊一種金龍姿勢。有翹首的,有回頭望月的,有戲珠的,有噴水的。毛巾邊上有「萬字不到頭」(一種紋樣)的花邊,非常美麗精緻。

9. 旗女走路要收腹
滿清時期旗人婦女和漢人婦女最大的區別是腳。旗人雖然是天足,但並不放形讓腳擴張,旗女須從小用包腳布緊緊把腳勒住,造出底平趾斂。他們腳下蓮花盆底的鞋,最容易走外八字步,且讓肚子顯得凸出。所以旗女走路時姿勢要收腹、展揚大方。

10. 「条」邊裝飾
「条」邊,是裝飾衣物用的一種絲織窄帶。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服裝上已有「条」邊。「条」邊一直沿用至今,可編織成各種圖案和花紋。「条」邊在清代使用範圍甚廣,各種服裝上大量使用「条」邊,有的衣服上要鑲二到三道「条」邊。

紫柯 发表于 2003-1-16 09:48:00

有图案就好啦.

明知故犯 发表于 2003-1-17 19:33:00

就系囖
太可惜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服饰百宝箱